拔山超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拔起高山,超越大海。比喻力量极大。
出处北齐 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持秋霜夏震之威,以拔山超海之力,顾指则风云总至,回眸而山岳削平,虽复旗鼓所临,有征无战。”
例子天经地纬之帝,求制礼乐之才;拨乱反正之君,资拔山超海之力。(唐 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
基础信息
拼音bá shān chāo hǎi
注音ㄅㄚˊ ㄕㄢ ㄔㄠ ㄏㄞˇ
感情拔山超海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力量很大。
近义词拔山扛鼎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手舞足蹈(意思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德重恩弘(意思解释)
- 敬业乐群(意思解释)
- 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解释)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意思解释)
- 志满意得(意思解释)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释)
- 顿挫抑扬(意思解释)
- 功成名就(意思解释)
- 喔咿儒睨(意思解释)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释)
- 囊萤照雪(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无关紧要(意思解释)
- 倒裳索领(意思解释)
- 家破人亡(意思解释)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薪尽火灭(意思解释)
- 暴露无遗(意思解释)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释)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释)
- 脸黄肌瘦(意思解释)
- 聪明伶俐(意思解释)
- 挥戈反日(意思解释)
※ 拔山超海的意思解释、拔山超海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动天地,感鬼神 | 动:感动;感:感动。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
绿林大盗 |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 |
太岁头上动土 | 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
百川归海 |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入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
一时一刻 | 指非常短暂的时间。 |
论黄数白 | ①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
风流才子 | 风度潇洒,才学出众的人。 |
举善荐贤 |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连编累牍 |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
肝胆过人 |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
姹紫嫣红 |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
古色古香 |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度己失期 |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粉墨登场 |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满面春风 | 春风:春天温暖的风。本指春风拂面;温暖宜人。现指心情喜悦;满脸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
流风馀俗 | 遗留的风气、习俗。 |
搬弄是非 |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