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审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博:广;审:详尽细密。广泛学习,详细询问。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基础信息
拼音bó xué shěn wèn
注音ㄅㄛˊ ㄒㄩㄝˊ ㄕㄣˇ ㄨㄣˋ
繁体博壆審問
感情博学审问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学习态度。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震耳欲聋(意思解释)
- 放牛归马(意思解释)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意思解释)
- 雪兆丰年(意思解释)
- 云天雾地(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作乱犯上(意思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释)
- 光前启后(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小(意思解释)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如痴如醉(意思解释)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释)
- 脱口而出(意思解释)
- 福善祸淫(意思解释)
- 主人翁(意思解释)
- 声驰千里(意思解释)
- 暗香疏影(意思解释)
- 虎头蛇尾(意思解释)
※ 博学审问的意思解释、博学审问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动天地,感鬼神 | 动:感动;感:感动。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
轮扁斫轮 | 轮扁:春秋时齐国有名的的造车工人;斫轮:用刀斧砍木制造车轮。指精湛的技艺。 |
万众一心 |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
起兵动众 |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前瞻后顾 | 同“瞻前顾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
防患于未然 |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
明知故问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神出鬼入 | 出:出现。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
倒悬之危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以毒攻毒 |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
绘声绘影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
叽叽喳喳 | 语音杂乱。 |
口坠天花 |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牛郎织女 | 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