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邯郸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 zhěn hán dān
基本解释见“一枕黄粱”。
出处唐·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贵荣华,一觉醒来,主人黄粱尚未熟。
一枕邯郸的典故
从前有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卢生,在邯郸一个客店遇见道士吕翁。吕翁送他一个枕头,这时店主正开始做黄粱饭,卢生小睡一会,在梦中他中进士做宰相娶美妻,儿孙满堂,生活美满。梦醒后,主人的黄粱饭都还没做熟。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枕邯郸)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束手无策 | 宋 王柏《鲁斋集》:“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
聋者之歌 | 《淮南子 原道》:“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着于心,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声出于口则越而散矣。” |
旦夕之间 | 汉·无名氏《焦仲卿妻》:“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
清清楚楚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6回:“又见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胜衣,故憨憨的只管贪看。” |
裾马襟牛 |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
见多识广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
鸿鹄将至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谢扶民《壮族人民优秀的儿子韦拔群》:“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于是双方的随员就对打起来了。” |
皮开肉绽 | 元 郑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打得皮开肉绽碎了骨头。” |
牝鸡司晨 | 《尚书 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