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可而止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比喻做事恰到好处。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乡党》:“不多食”宋 朱熹集注:“适可而止,无贪心也。”
例子从来没有暴风雨能够持久的。果然持久了,我们也吃不消,所以我们要它适可而止。(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基础信息
拼音shì kě ér zhǐ
注音ㄕˋ ㄎㄜˇ ㄦˊ ㄓˇ
繁体適可而止
正音“止”,不能读作“zǐ”。
感情适可而止是褒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辨形“止”,不能写作“只”。
辨析适可而止和“恰到好处”都可表示“做事适当;不过分”;但适可而止偏重于“止”;到了适当地步便停止;有劝戒之意;而“恰到好处”;偏重于“到”;说话恰好到了最适当的地步;有褒扬之意。
谜语得意莫再往
近义词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反义词得寸进尺、过犹不及
英语leave it at that
俄语знать меру(вовремя остановиться)
德语aufhǒren,bevor man zu weit gegangen ist(das rechte Maβ halten)
法语s'arrêter quand il convient(ne pas pousser jusqu'à l'extrêm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离心离德(意思解释)
- 居功自满(意思解释)
- 开门见山(意思解释)
- 没颠没倒(意思解释)
- 习非成是(意思解释)
- 晕头转向(意思解释)
- 缘悭分浅(意思解释)
- 志满意得(意思解释)
- 不费吹灰之力(意思解释)
- 归马放牛(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罄竹难书(意思解释)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离奇古怪(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袅袅婷婷(意思解释)
- 从天而降(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今古奇观(意思解释)
- 欢聚一堂(意思解释)
- 荡然无余(意思解释)
※ 适可而止的意思解释、适可而止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祖功宗德 | 指祖有功而宗有德。古代王朝尊始祖或开国之君为祖。有开创之功,其后有德之君则尊为宗。 |
改过迁善 | 改正错误,变成好的。指去恶就善。 |
名山大川 |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
体恤入微 | 同“体贴入微”。 |
德容言功 | 见“德言容功”。 |
凤毛麟角 |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旁征博引 |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
古色古香 |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自命不凡 |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祖传秘方 |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牛刀小试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雷大雨小 |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壮心不已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有志竟成 |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
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
饿殍满道 |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