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洪炎的诗 >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

[宋代]:洪炎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邨。

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

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

看插秧栽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黄昏。

田园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译文及注释

译文

四周群山巍然矗立中间田野一片,近处都是人家远处隐约可见山村。

飞鸟去处时而传来灵隐寺的钟声,野花芬芳流水潺潺犹如武陵桃源。

一路所遇就是画原非笔墨能描摹,野游所见皆是诗本非语言能形容。

为看农夫田间插秧使我流连忘返,拄着藜杖时走时停不觉已到黄昏。

注释

太冲、表之、公实:太冲,表之,其人未详;公实,指郑湛。

野步:野外散步。

矗(chù)矗:高耸貌。

田田:鲜碧貌。

近是人烟远是邨(cūn):用杜甫《悲青坂》“青是烽烟白是骨”句式。

灵隐寺:佛寺名,在杭州。

武陵源:地名,见陶渊明《桃花源记》,盖假托以为乐土者。

杖藜(lí):拄着手杖行走。杖,名词动用,藜,植物名,茎可为杖。

徙(xǐ)倚:徘徊。

参考资料:

1、胡守仁、胡敦伦.江西诗派作品选.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139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创作背景

  这首诗不知写于何年。但从诗里所反映的生活情趣看,它很可能是洪炎晚年在临安(今浙江杭州)任职期间游赏近郊田园之作。从题目可知,此诗是诗人于初夏的傍晚同朋友们在郊野散步时,骋目所见、所闻和所想。

参考资料:

1、缪钺.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776

洪炎简介

唐代·洪炎的简介

宋洪州南昌人,字玉父。洪刍弟。哲宗元祐间进士。为谷城令。复知颍州上谯县,有循政。累官著作郎、秘书少监。高宗初召为中书舍人。与兄洪朋、洪刍及弟洪羽俱有才名,号四洪。诗酷似黄庭坚。有《西渡集》。

...〔 ► 洪炎的诗(111篇)

猜你喜欢

送王正仲长

宋代梅尧臣

汴渠溯复沿,自可见迟速。来时迟有粮,去恨速无谷。

有粮安计程,无谷不遑宿。霜高万物枯,源水缩溪谷。

送李宰免监镇之官浙西

宋代释宝昙

我自归帆急鼓催,君先一骑抗尘回。

谁知北海樽罍底,亲见东轩长老来。

揭阳林虞笙孝廉

清代丘逢甲

百砚斋中十二方,买从京口压归航。汉碑周鼓留残篆,珍重流传古揭阳。

滕县

明代杨起元

畴昔之京国,荒凉见兹县。今我复斯来,甫田昔为佃。

颇闻长官仁,招集得民便。麦秀匝四野,牛羊勿履践。

送勤照和尚往睢阳赴太守请

唐代刘长卿

燃灯传七祖,杖锡为诸侯。来去云无意,东西水自流。
青山春满目,白日夜随舟。知到梁园下,苍生赖此游。

小圃

缪思勃

老至风情似冷烟,寻山问水了无缘。荒园片石疏松在,错被人呼小洞天。